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射洪市基层治理“六手印记”工作法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射洪市着眼保障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激发村(居)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内生动力,发挥基层直接民主,规范农村小微权力运行,创新推行“六手印记”工作法,形成了村党组织领导下“六方参与、六人见证、六指留印”的乡村“微治理”新模式,把“受管者”变成“管理者”,减少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主观臆断、猜疑误解;进了村内事务的规范运行、公开透明,规避了项目实施的仓促上马、酿成的错误。通过依法监督,对不合法令、有背民意的项目进行坚决制止,从而推动、产业扶贫务实开展、助农增收,有效促进了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

【任务措施】

(一)明确六方主体。村党组织采取“四随机+两固定”的办法,将村民进行科学分类,形成“六手印记”成员。“四随机”,即将村内无职党员、村民小组长、致富带头人、村民户主四类人员不重叠登记造册,形成村民“四分类成员库”,将每一名成员进行实名制排号,便于抓阄、抽签或摇号使用。“两固定”,即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和驻村法律顾问作为固定的参与群体,参与每个“六手印记”监督事项。

(二)突出监督重点。凡涉及上级支持以村为主体实施的投资额5万元以上工程项目、村自有资金单次5000元以上支出、重大村级发展决策及其他“三资”管理重大事项等村级运行事宜,村党组织采取“一事一抽签、一事一组队、一事一讨论、一事一审查”方式,“六方参与、六人见证、六指留印”进行监督。

(三)规范监督流程。一是启动机制。村党组织根据集体研究结果提出涉及本村发展和群众利益的重大议题后,及时组建“六手印记”工作组,抽出代表未在家的,征求本人意见另行抽取替换或采取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讨论和投票表决。二是参与决策。村“两委”会同“六手印记”工作组召开联席会议,对相关议题的可行性开展讨论,“六手印记”工作组对提交事项进行表决,支持率超过80%的予以通过,支持率低于50%的,建议村党组织暂缓或取消实施,支持率介于50%—80%之间的,优化方案后再提请表决,驻村法律顾问对整个流程和内容进行合法性审查。三是留印确认。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六手印记”工作组成员在讨论表决结果上按下手指印(通过网络方式参与讨论表决的代表,在表决通过后,委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或成员代按指印,并在记录中注明)。村党组织对审查通过的议题及时提交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

(四)强化监督运用。表决通过事项按要求进行村务上墙公开和村民QQ群、微信群公开,“六手印记”工作组通过“一事一列席”“一事一评价”对该事项的开展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对村级运行情况、村干部履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对该事项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监督,对群众满意度进行调查,及时向村级党组织反馈监督调查情况。“六手印记”工作组讨论意见、监督过程和评价结果作为村级运行、村(居)民自治和民主监督的前置条件,纳入镇纪委日常监督内容,作为巡察、审计、绩效评价的依据。实施“六手印记”工作法形成的《纪实表》和相关重要资料作为村级工作档案资料长期保存。

【特点和效果】

(一)通过全面推行“六手印记”工作法,农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成效进一步显现

一是保障了群众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六手印记”工作法搭建了村(居)民议事的协商平台,保障了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民主管理权和监督权,使村级重大决策拥有了更为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是强化了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将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贯穿“六手印记”工作法运行全过程。在项目决策前,针对性普及公共设施建设、村级产业发展、村建制调整后集体资产管理等与法治乡村建设和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在项目运行中,驻村法律顾问全程提供法律咨询、合法性审查、合同起草等法律服务,为项目高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引导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三是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六手印记”工作法以科学、刚性的制度约束规范村级事务运行,有效监督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后权力的规范化运行,提高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

(二)“六手印记”工作法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

一是坚持下足“绣花功夫”,在推广上突出运行实效。拓展“六手印记”工作法内涵延伸工作触角。各村根据实际,确实属于重大村级发展决策的,可不受资金使用金额限制。适当拓展工作法运用范围,将更多的村级事务纳入运行范围,保障群众自治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根据具体工作实践,研究制定、细化工作法推进措施,明确“六手印记”运用工作范围,对相关工作内容、程序和结果运用严格执行,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推动流程规范,确保决策依法高效。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主体上激发内生动力。坚持以“关心村务、热心公益、具备一定威信”为标准选好参与代表,将选出的各类六手印记参与主体以多种形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督促其主动履职。提高组织和动员群众的能力,做到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让群众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终端,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决策,不断提高乡村治理综合效能。运用“六手印记”参与村级运行的实施内容,将决定的重大事项以及实施结果进行公示,使村民普遍知晓,做到公开透明,保障群众知情权。

三是综合提升治理能力,在规范上提高运行质量。推动“法律顾问”“法治村官”等法治力量服务村级运行,为乡村治理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利用农民夜校等平台开展专题培训,熟悉并掌握参与工作法运行的流程和规则,提升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对工作法的每个环节抓深抓细抓实,通过专项检查、观摩调研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六手印记”工作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对村务资料进行督查,在党建检查、审计、巡察等方面作为必查内容,坚决反对“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