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西藏昌都市妇联开展“法在你身边 巾帼服务绽芳华”系列宣讲活动

为积极引导妇女和广大家庭成为促进“四件大事”、“四个创建”的重要力量,推动妇联组织嵌入基层治理体系,打通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带动广大妇女和家庭在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6月14日至20日,昌都市妇联联合西藏显达律师事务所赴丁青县、类乌齐县虫草采挖点开展“法在你身边 巾帼服务绽芳华”为主题,围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此次活动,使广大妇女群众深入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充分认识了女性合法权益维护、婚恋纠纷预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广大群众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树立现代家庭理念和家庭文明新风尚,努力让每个小家都成为家庭文明建设的最小试验田和最佳实践场,从而推动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维护社会和谐安定。活动中,共发放女性用品400余包、宣传资料1000余册、文创产品600余件,为40余人解答了婚姻家庭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受益人数达800余人。

【重点宣传内容】

1.宣传《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大力宣传《民法典》婚姻家庭篇新增加及修改的法律条文,如夫妻家事代理权的问题、离婚冷静期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广大妇女认识到《民法典》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提高对《民法典》婚姻家庭篇法律知识的知晓率,让广大妇女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进一步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发展。一是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二是家庭暴力的危害有哪些。危害家庭幸福,在家庭中经常发生家庭暴力,必然影响夫妻感情。当妻子无法忍受其丈夫的暴力时,以选择离婚、离家出走、甚至以暴抗暴等途径摆脱遭受的暴力,致使家庭破裂、毁灭;影响子女成长。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特别是直接对孩子施暴时,更容易使孩子的情绪产生恐惧、焦虑、厌世的心理,轻者影响孩子的情绪,他们自卑、孤独,影响学习和生活,严重者使孩子们离家出走,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家庭暴力侵害了妇女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暴力行为严重地侵犯了妇女的人身权利;家庭暴力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不及时有效遏止家庭暴力,受害者又不知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忍气吞声、长期遭受暴力的扭曲心态下,采取了法律禁止的手段—— 故意杀人,酿成恶性事件,极大的危害了社会安定的局面等。三是如何认定家庭暴力。具体表现为:拳打脚踢、咬、扇耳光、用武器袭击或打击、捆绑等人身伤害或者羞辱行为;冷暴力、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经常性的威胁、恫吓、辱骂造成对方精神疾患的;以伤害相威胁、以损害家具、伤害动物、打骂孩子相恫吓造成对方精神恐惧、安全受到威胁等。家庭成员之间偶尔的打闹、争吵,且未对对方造成人身自由、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侵害,则不构成家庭暴力。四是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对施暴方予以劝阻,对双方进行调解,也可以向妇联或妇女公益组织等求助,或者拨打“110”报警。

2.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重点围绕关爱妇女、女工保护、妇女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等方面,进一步激发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妇女自我维权的能力,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氛围。

3.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围绕《家庭教育促进法》立法背景、总则解读、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家长树立责任意识和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活动特点和效果】

1.利用节点普法。在广大妇女群众中广泛开展系列活动,抓住“6.16安全宣传咨询日”“六月平安建设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

2.深入实地普法。联合律师事务所深入丁青县、类乌齐县4个虫草采挖点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以“反家暴”、妇女依法维权为重点,围绕与妇女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并且安排女律师及普法志愿者在现场向妇女们讲解《妇女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指导和帮助妇女依法和理性维权。

3.依托新媒体普法。依托“藏东妇女”新媒体平台进行普法宣传;窗口单位LED屏滚动宣传标语;户外展栏张贴妇女维权普法宣传标语;积极推送妇女维权案例,多手段齐发力,不断提升妇女依法维权的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