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天津市处非办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多次强调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非法集资案件多发频发,违法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上网跨域”特征明显,从单一行业、单一领域逐步向多行业、多领域渗透,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市场经济法则,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天津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根据“有利于教育群众、有利于案件处置、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基本原则,从增强社会公众的法治观念,培养正确的投融资理念,自觉远离非法集资着眼,采取多种方法教育社会公众识别非法集资陷阱,引导群众不盲信、不参与、不放任,扎实推进防非源头治理。

【重点宣传内容】

(一)广覆盖,让大家听得见看得到

防非宣传工作事关每一个人,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群众工作。只有人人知晓,才能自觉不参与;只有群防群治,才能遏制不蔓延。

1.人群“全覆盖”。组织全市各区志愿宣传员、综治网格员走街串巷、登门入户,贴近群众大力开展防非宣传活动,形成多部门行动、多渠道联动、多元化互动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结合“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进网点、进家庭”的“七进”宣传活动,深入全市16个区,覆盖5400多个社区和乡镇,集中宣讲活动共10余万次,发放各类宣传单、宣传品500余万份,参与人数达到600多万人次。

2.渠道“全调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优势。与天津电视台、天津广播电台合作“出脚本、编节目”,通过举办专题访谈和主题报道开展集中宣传报道,实现“广播听得到、电视收得到”。与网络新媒体密切合作,通过推送防非短信、组织网络答题、投放情景短剧、参与全国抖音挑战赛等新模式、新手段,不断扩大社会知晓率,提高群众参与度。成功举办防非海报、短视频大赛和平面宣传作品征集赛,在公交车体、地铁安检口、广告牌和全部地铁站台车厢电视投放防非宣传广告,在知乎、掌上天津等网站设立防非专栏,实现“网络刷得到、街头看得到”。

3.部门“全上阵”。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天津银保监局,以及教育、民政、工信等行业主(监)管部门,运用自身渠道资源优势,利用公众号、网站、LED屏幕等宣传载体,通过服务大厅、业务窗口等对外渠道,采取发放宣传单、刊发提示语、设立专栏、播放视频等方式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开展防非宣传,形成全市“一盘棋”。

(二)接地气,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

防非宣传不是简单的说教,只有让“馅饼就是陷阱”“宣扬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风险自担”等理念真正入脑入心,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1.以案说法,警示群众莫贪小利莫存侥幸。发挥好新媒体矩阵效应,围绕金融知识、理性投资等内容,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开设防非专栏,组织新闻网站以及“两微一端”政务新媒体协同联动,转载推送《警惕六种常见非法集资》等400余篇重点报道,综合运用图解、漫画、微视频等形式,普及金融知识,解读法律政策。全市公安机关认真落实“阳光办案”要求,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累计对外公开148次(起)案件进展情况,通过以案说法,警告违法分子,警醒沉迷群众。

2.借力借势,人人都是宣传员处处都是宣传点。组织开展“防非普法大篷车”活动,会同天津电视台深入各区,融合各区代表性的地域特征、人文特色,通过征集社会群众演员拍摄防非宣传片的方式开展防非普法宣传,有效促进宣传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到防非处非工作中来,让“身边人说防非事”,人人都成为“防非宣传员”。制作印有防非宣传标语的扇子、小推车、汽车遮阳档等宣传品,免费发放给群众使用,让群众身边处处都是“防非宣传点”。在公交车体喷涂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标语,让防非宣传“跑在路上”。印制100万份不干胶防非宣传贴纸,搭乘快递小哥车辆,将防范提示寄递到家。通过组织大型现场宣传活动,群众自编自导自演防非歌舞、小品等宣传节目,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3.喜闻乐见,积极运用宣传新模式新手段。将防范非法集资编成小品,登上天津卫视春节晚会的舞台。会同天津电视台、开心麻花团队制作快板视频《您可得听劝》、制作28期防非直播音视频课程、“蔚蓝说”防非专题短视频和FM喜马拉雅《打非故事会》,寓教于乐讲解非法集资行为的危害和特征。处非、经侦等部门走进天津广播电视台《法治纵横》节目直播间,与听众开展交流互动,现场解答群众咨询。会同团市委以手机H5形式,面向全市70余万共青团员和青年学生,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知识网络问答活动。

(三)求实效,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只要付出努力,就会取得收获。防非宣传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全力配合,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的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群众对防非宣传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日前开展的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短视频大赛、防非海报大赛和非法集资公益作品有奖征集活动中,收获各类作品1000余部,作品水平显著提升。群众对防非工作的理解愈加深刻,在2021、2022全国“防非知识答题团队争霸赛”中,我市连续两年总成绩入围全国TOP10,参与人数、答题正确率始终居于全国前列。群众对参与防非工作更加积极,多年来我市非法集资举报平台累计受理非法集资和各类涉金融违法线索举报1400余条,对提供有效举报线索的90名举报人发放奖励金共计30万元,“发现就报、举报有奖”已深入人心。截至目前,80%非法集资风险、50%已立案打击的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均由群众举报而来。通过不懈努力,群众逐渐懂得风险、了解危害、参与防控、积极举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群防群治”“打早打小”的格局初步形成,新发非法集资发案率连续三年持续下降。

【活动特点和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风险防范立足“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结合全国各地区和我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宣传作为非法集资源头治理的治本之策,既是一项普法工作,更是一项群众工作,要紧紧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把握节奏,积累“人气”,占领“阵地”,形成“攻势”,取得“胜势”。

(一)要提升内容质量,创新宣传形式。要依托各地区各领域资源优势,针对非法集资风险特点,将宣传内容创作、更新作为宣传工作重中之重。塑造宣传特色、打造品牌载体、品牌队伍、品牌形象,宣传要更贴人心、更接地气,通过以案说法、网络答题、直播互动、政策宣讲、公告提示等形式,深入讲解和剖析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形式,揭露非法集资等庞氏骗局的手法和特点,使群众能够有效识别和主动抵制非法集资,自觉配合和支持打击非法集资,推动形成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

(二)要及时开展培训,提升宣传能力。要不断推动宣传队伍能力建设,主动联系、不断充实基层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力量,加强对基层网格员、基层干部和志愿者宣传队伍的教育培训。培育宣传智囊团、后备军,借助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法律工作者、社会团体、金融机构等力量,组建专家库、宣讲团、网评员等专业队伍,打造校园、社区、金融机构防范非法集资志愿服务队,积极支持参与防范非法集资宣传。

(三)要强化宣传结合,形成宣传常态。坚持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与元旦春节、金融知识普及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税法宣传月、敬老月、“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质量月、“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全国性活动深度结合,与地方特色节日活动密切契合,充分利用高收视率、高收听率电视电台节目、高点击率新媒体、高关注度群众活动等,多渠道、高频次开展宣传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宣传教育助推风险防范,以源头化解压降风险指标,将非法集资风险消灭在萌芽,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处非岗位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