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证书是国家证书。准确的说,急救证应该是紧急救援员证,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颁发的紧急救援员职业鉴定证书。
应急救援人员属于国家职业技能人员,证书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各地职业鉴定站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权的民政部应急救援促进中心负责考试发证,可前往当地人社局咨询登记相关事宜。
应急救援证书的培训对象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
街道社区骨干和行政机关救灾系统工作人员;
消防员和武警官兵;各企业义务消防队成员;公安民警;
团组织、公益救援队员、公益志愿者;志愿者联盟的志愿者;
教育行业大专院校、中学、小学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教师;
开发师,户外团队负责人,户外爱好者;旅游业雇员和旅行社经理;
街道、社区相关公职人员;组织人员从事群众性活动等。
紧急救援人员的考核方法是什么?
应急救援人员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试采用现场模拟方式。紧急救援人员还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120分钟,技能操作考试时间60分钟。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应当在具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医疗救援设备的场所进行。
紧急救援人员的注册要求是什么?
(中级)(下列条件之一):
(1)专业应急救援人员经过正规培训达到规定的标准课时,并取得结业证书。
(二)从事相关专业工作2年以上。
(3)具有公安、消防、武警等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退役士兵。
(技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本专业应急救援人员(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专业应急救援人员培训达到规定的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应急救援人员(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高级)(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本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达到本专业应急救援人员(高级)正式培训规定的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
(二)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